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里,盡管面對北方降溫南方雨的不利天氣條件,全國大部分高速公路依然再次上演停車散步、人滿為患的公路大戲。與人們高漲的出游興致相對應的是,高速公路事故率也因人們的密集出行而小幅度攀升。日前,本報聯合汽車之家網站,依托該網站月度覆蓋9200萬用戶的權威專業平臺,針對車主的“高速公路駕駛習慣”展開了調查。通過調查發現,接打電話、跟車過近是高速公路高發危險駕駛行為,并且18-30歲車主群體高速公路危險駕駛行為比例最高。 ●高速公路使用頻率高 汽車之家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,當問及駕車遠行是否使用高速公路時,近九成車主表示每次都用或經常使用。調查同時顯示,超三成車主使用高速公路的頻率達一月1次,同時,分別有超兩成車主表示自己使用高速公路的頻率為一季度1次或一周1次。 相比其他級別城市,一線城市車主使用高速公路的頻率最高。其中,在每天使用高速公路這一選項中,一線城市與非一線城市差距最大。調查顯示,有9.19%的車主每天都在使用高速公路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在北上廣深這些城市,城市的擴張及人口的大幅碰撞所帶來的遠距離“潮汐現象”。 ●GPS導航依賴程度高 汽車之家研究中心的調查同時顯示,開車走高速前,有超六成車主會選擇使用GPS導航規劃路線,排名二、三位的依次是行駛過程中看路標和網上搜索線路。只有2.24%的車主表示選擇查看紙質地圖?梢,隨著科技及網絡的高度發展,人們出行會越來越依靠電子設備,而拿起一張地圖就走的時代正在一去不復返。 此外,調查數據顯示,在高速公路行車時,有超六成車主偏好選擇中間車道,同時選擇最內側快車車道的車主也占到26.41%。 ●危險駕駛行為不容忽視 汽車之家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,在高速公路常見危險駕駛行為中,駕駛過程中接打電話存在最為普遍,有超四成車主表示自己曾經有過行車時接打電話的經歷。其次,跟車過近占比超三成,駕駛過程中抽煙占比近三成,不打轉向燈并線、超速或低于最低限速行駛、有兒童乘車時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和緊急車道超車占比均兩成左右。 在高速公路行車過程中,相比其他年齡段的車主,18-30歲車主高速公路危險駕駛行為比例最高,駕駛過程中接打電話、跟車過近、駕駛過程中抽煙、不打轉向燈并線、超速或低于最低限速行駛等行為的比例均大幅高于其他年齡段。 ●走高速前重視檢查和保護 根據汽車之家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,當問及開車走高速出遠門前是否對車輛進行檢查和保養時,近八成車主表示自己會對愛車進行專門的檢查與保養。駕車走高速出遠門前,輪胎檢查、各類機油液體的檢查以及各類濾芯的更換、制動系統的養護成為車主最常選擇的養護行為。 |